第446章
就好像,这对于他们两个已经知情的人来说是意外,但对于她自己这个当事人来说,确是早已有所准备的意料之中的事情一样的。
虽然孟予安在此之前对此丝毫不知情,但莫名的,在此刻,她的想法就是如此。
孟予安面色如常的收下了盒子,搁置到一旁的桌上,看了两人一眼,淡淡道,“先吃饭吧。”
沈女士没说话,只递给沈书黎一个眼神。
沈书黎接收到这个眼神之后,语气平淡,但说出来的话不仅不是沈女士想要的反应,反而是顺着孟予安的想法,先一步拿起筷子,递到沈女士手里,看着她,“妈,这道清炒百合看上去不错,尝尝?”
沈女士能怎么说,只好无奈的看了两人一眼,将想说的话咽回肚里,转而道,“好。”
这件事就这么被搁置了下来。
有些事情一旦错过了时机,想再找到合适的开口的机会就很难,这件事就是如此。
接下来的时间段,便是孟予安准备回农场的日子。
沈书黎这次因着手上需要忙的事情比较多,特地提前拜托了元春,让他陪着孟予安一起回去。
元春的时间也不多,只配着孟予安回去了三天,便从农场又回了京市。
不过好在,乔慧心和王凌二人还在农场,所以孟予安的吃喝住问题,沈书黎倒是不太操心。
孟予安按着农场的安排,去了两个大队,按照像带自己大队那样,给大队的群众们一一授课、再到地里实操。
等到她忙完农场下属的所有大队的时候,时间也就渐渐逼近开学了。
孟予安的大二跟别人的不太一样,许是她自己本就上心,提前跟授课老师做了准备,打好了招呼,证明了自己有逃课也能毕业的本领;许是陈校长和肖老师跟着在中间做了打点,抑或是农场和上面的人联系之后,特地给了她特殊照顾什么的,总之,她的大学生涯,过的无比轻松。
倒不是说她的课业可以就此懈怠,不用忙碌的意思。
只是说她相比于同班的学生,有了更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。
有把握的课可以不上,已经烂熟于心的知识也可以翻翻略过,留下来的时间都拿来去进一步打通运输市场。
是的,她这次从农场离开后,补签了另一份合同——扩大大棚规模化种植的一级市场。
一呢,是因为她本身就在京市,有这个地理条件。
二呢,也是因为她的身份,可是堂堂B大的学生,对于那些在商言商的普通商贩来说,有着天然的信任度。
三呢,自然是因为她一手培育出来的温室基地,对于其的特性、农作物的特点以及时宜这些自然更加的了解清楚。
总之,孟予安可以说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·扩大一级市场的天选之子。
当然,她能把这件事包揽下来,也是因为农场给的实在足够多。
如果能顺利拿到这笔分红,那她买下春泥小筑的房子也是指日可待。
时间这么一晃一晃的,很快就到了孟予安毕业的时间。
在她毕业的这一年,单轮她的身边来说,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。
距离自己最亲的那个人——自己的亲亲老公沈书黎,居然也有自己手拿把掐且做的风风火火的事业。
自己这几年攒下来的钱,看好的、和沈书黎商量之后买下来的房子,居然都是沈书黎事业的一部分。
准确来说,是沈书黎旗下楼盘的一部分。
这个消息,孟予安足足消化了一周,才逼着自己接受了这个现实。
当然,主要是说服自己,攒钱买自己老公名下的房子等于让钱从左手转到了右手,纯攒不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