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立春后,唐元益都需要将修建情况上报朝廷,他担心再拖下去会来不及。
秦疏闻言,只说:“放心,不会让你难做的。我比你更关心城防的修建。”
唐元益一愣,随即恭维道:“大人谋虑深远,下官狭隘了。”
两刻钟后,唐元益告辞离开。等到走出院门,他才惊觉后背已经汗湿了。
回去的这段路,他将客院之事反复琢磨,发现有诸多不明之处。
皇上为何要让周大人亲自监管那两位,这监管还包括为许小少爷启蒙吗?
还有住房的安排也让他不解。客院的正房,连排共建了五间屋子,中间是堂屋,左右两侧各两间。现在堂屋右面第一间做了许小少爷的书房,左一按来说应该周大人住,如今却是许少爷从里面出来,且两人说话十分熟稔,怎么看都不像对待犯人该有的态度,反倒~反倒怎样?唐元益一时也无法分辨,总之就是不对劲儿。
到了晚间,唐元益嗓子有些痒,便对老妻道:“给我倒些水来。”
乔氏发现水壶空了,便去外间取了热水回来,唐元益看到,顺口道:“下次这样的事情让夏莲去。”
乔氏笑道:“多大点儿事,我又不是老眼昏花了。”
唐元益原本正在喝水,听到这句话一口水喝呛了,顿时咳得更厉害了。
乔氏忙给他顺背,唐元益看着老妻,神情凝固。
他终于知道为什么不对劲了。还有那个给许小少爷启蒙的人,不是李用又是哪个?
乔氏看他神色有异,急道:“老唐,你怎么了,可别吓我。”
唐元益握住老妻的手,喃喃道:“这回事情大发了。”
第142章落魄少爷的影卫老攻17
唐元益心里有了怀疑,一时却仍然不敢相信,之后便留心观察,结果让他心底拔凉。
他发现了不得了的秘密,却又不好与别人谈论。
勒石郡别看穷困偏远,事情一点儿不比别处少,他唯一能交心的也就只有成鼎了,可成鼎这人勇武有余,智谋不足,掉脑袋的事儿他还真不好贸然和对方商量。
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,一是上书朝廷,实话实说;二是只作不知,顺其自然。
但这两条路哪个唐元益都不想选,只要这件事情爆出去,以当今的行事风格,他这个郡守肯定会被迁怒,他都熬到这个岁数了,若是倒了,家里人可如何是好。
事情憋在心里,唐元益愁得不行,他现在甚至想辞官。
这种想法也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才会浮现,他在勒石郡待了二十年,不是故乡,胜似故乡。这里人口不丰,他连下面村坞中的老人娃娃都识得,想要离开,又哪里割舍得下。
唐元益见天发愁,就这么一拖再拖,生生愁出了拖延症。
等吧,等到周大人的宅子建起来搬出去就好了,反正旨意是皇上下的,他官职与周大人相差了五个等级,上官行事,哪里容他来置喙。
天气一天天地回暖,唐元益看着城中的变化,忽然就不急了。
这日朝食,唐元益看着桌上两个碗碟形状怪异,便问老妻:“这是在哪家采买的,怎地模样如此稀奇?”
乔氏看着印着手掌的瓷碟,笑道:“昨日客院那边送过来的,说是轩儿亲手所做,轩儿孝顺,送了两个到咱们院子。”
唐元益神情疑惑:“轩儿不过一届稚童,如何会作此物?”
乔氏解释道:“他自是不会,不过是跟那位许小少爷一处玩耍,玩个热闹罢了,哪想到竟然被烧制出来了。”
唐元益心生不妙:“……轩儿何时与那边走得这样近了?我怎么不知?”
“你每日起早贪晚地忙碌,不知也很正常。就清明那天,那边院子里放了好大的风筝,轩儿便寻了过去,两个孩子年纪相仿,便玩到了一处。还与许小少爷一起听了几回故事,每次回来都会学舌给我和他娘听,口齿都比以前伶俐了呢!”想到孙儿顽皮聪敏的模样,乔氏脸上就带了笑,“李老见识广博,便是讲个故事也比别人动听几分,也难怪轩儿喜欢。”
乔氏笑容倏然僵住,意识到了什么,迟疑道:“要不,我与轩儿他娘叮嘱两句?”
唐元益看着瓷碟上面的光泽,他只知道那边烧炭烧砖,没想到竟然连瓷器也能烧制得出,也不知还有多少本事没有使出来,这样的人他敢得罪吗?
唐元益叹息一声:“算了,也许是我想多了。再过两月,他们便会搬出去,小孩子忘性大,等到分开,慢慢也就淡了,咱们做大人的还是不要多插手。”
许逸宁看着每日过来玩耍的唐小少爷,再看一眼弟弟,与秦疏对视一眼,含笑不语。
秦疏感叹:有些人,生来就精通屠龙之术。
一边有意为之,另一边无意阻拦,两个孩子倒是愈发亲近了。
只是唐元益能等,其他人却是等不得了。
次日,他刚到郡衙,郡丞于俊就来报说:“成鼎、孙耀等人正在后堂等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