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圣三十二年秋,皇帝因连年勤于朝政,突发心疾而去,龙驭宾天前将早已准备好的遗诏交于郑公公。
皇太子君珩顺利登基,改年号为元和。
尊先帝庄贵妃为太后,奉养于福寿宫。
随即颁下御诏:
奉天承运皇帝制曰——
朕嗣位以来,仰承天命,俯顺民心。今初登大宝,须贤德襄助内宫。特念懿庄太后之慈喻,册封妃嫔,以昭后宫之典范。
东宫侧妃、夏国公嫡孙次女夏倾妩,温心秀和,德容迤逦,兹册为容妃,赐居镜花宫。
东宫侧妃、冬国公庶长女冬亭雪,慧明妍淑,祥之重之,兹册为瑞妃,赐居重华宫。
殿阁大学士云蔚川嫡女云柔哲,蕙质端仪,柔克贤纯,兹册为蕙妃,赐居福宁宫。
福寿宫紫霞帔顾晚棠,久侍太后,谦恭良善,兹册为良嫔,赐居永和宫。
册封诏书晓谕六宫,各宫上下忙作一团,赶着入冬前迁宫安置。
“云柔哲没被封后,姑母还添了个良嫔?”
冬亭雪已换上瑞妃服制,倚在重华宫的金丝软枕靠垫上,品着太后宫里新赏的清梅茶。
“可怎得又把福宁宫拨给了她?”
瑞妃的不满并非无缘无故。
福宁宫曾是瑜国历代皇后的寝宫,先帝的春皇后起才改居到长春宫。
但所幸后位尚悬,夏家嫡孙女也只封了个妃位。她们三人又站在同一起点了。
瑜国后宫位阶等级森严。自皇后以下,设正一品贵妃两人,从一品淑妃、德妃、贤妃为三夫人,正二品妃位四人,正三品贵嫔六人(贵嫔及以上可居一宫主位),正四品嫔位九人,正五品美人、正六品贵人和正七品御侍不设定数,还有类似通房宫女的紫霞帔和红霞帔不计其数。
先将云柔哲封个不惹眼的位份,只待秋少将军回来。届时随便找个理由出宫祈福,谁还会记得皇帝曾有个没做成太子妃的蕙妃娘娘呢?
“哀家知道皇帝在想什么。”太后放下草拟的封妃名册。
君珩心下一惊,莫不是因他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令便是召秋清晏回京,这会儿又放低云柔哲的位份,让太后瞧出了端倪。
“新皇登基,后位暂缺也未尝不可。但只有三妃未免寒酸,哀家便再添一位身边人。”
无论位分高低,都一样能为皇家开枝散叶。
“但错过了这个时机,以后再想立云家女为后,怕是难了。”
过去一年,云柔哲每日晨昏定省,恭敬细微,太后挑不出半点错漏,甚至也承认相比于自己的外甥女,她的确更适合母仪天下。
“皇帝可想好了?”
君珩沉思了片刻,终于挥墨将赐居宫殿改为原本为她准备的福宁宫,全了自己的一点私心。
大封后宫的第一晚,皇帝召了良嫔侍寝。太后很是欣慰。
夜幕降临时,云柔哲着一袭雪青色浅银绣花常服坐在软椅上,点翠雀羽钗将发鬓松松盘起,颇有一番平日少见的慵懒娴静。
红烛映在福宁宫的梨木凤尾纹窗格上,在墙壁上投下摇动的影子,依稀可见椒房之宠的痕迹。宫里各处都保留着皇后寝殿的规制,又翻新装饰了许多,精致庄重而不失古朴简约。
窗外夜凉如水,院子里的桂花被秋风吹落了一地。
“扫深殿,待君宴。”
手中的诗集翻了两三页,有些心不在焉。
她不禁开始猜想,曾有多少伤心人在这里熬过漫漫长夜。
“娘娘,皇上和太后的赏赐都收好了。”郁雾端上刚沏好的金桂糯青茶。
云柔哲回过神来,这才是她入后宫的第一夜。
“容妃娘娘来了~”松萝甜甜的声音传来,夏倾妩已经被迎进殿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