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站在乾清门城楼上,看着辉煌一时的三大殿在大火中渐渐化为灰烬。
这一刻,他整个人都在颤抖。
尽管天空下着雨。
尽管已经调两万兵入皇城救火。
奉天殿、华盖殿、谨身殿前朝三大殿还是在大火中被烧了一干二净。
不,唯一留下的就只剩下了基座。
象征着皇权的三大殿投入使用不到四个月就一把火烧光了!
朱棣整个人都呆了。
整个京师的文武百官、各卫士卒、百姓甚至整个大明都惊呆了。
奏章如雪片一般,啊不,是如棉被一般飞到朱棣案前。
大臣们没有安慰朱棣家的客厅烧没了。
也没有安慰朱棣花了几百万贯钱就此打了水漂。
而是纷纷开喷!
你看看你,非要迁都,祖宗陵寝都在南京,怎么可以迁到这北方来呢?
民间更有人暗戳戳的影射是朱棣靖难夺位引来了天谴。
奉天门朝会上,百官们纷纷建议朱棣下诏罪己。(有人说怎么朝会在奉天门开,那咋办,三大殿已经无了,总不能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开吧,那只能叫广场舞。)
没办法,古人都迷信,家里碎个碗都会觉得不吉利,更不用说自家客厅投用四个月屁股还没坐热就烧了。
朱棣艰难地咽了口水,清清嗓子道:“天降示警,朕……”
赵辉突然出列道:“臣有事启奏。”
朱棣愣了一下,刚酝酿好的骂自己的话顿时又忘了。
“说吧。”
赵辉语出惊人:“三大殿走水,罪不在陛下,无需为此罪己。是天雷击中了大殿,纯粹是巧合罢了,与上天震怒毫无关联。”
朱棣有些感动,这时候赵辉竟然还出来给自己挡箭。
“你退下罢。”朱棣示意赵辉退下。
其他官员,特别是言官已经炸了窝了。此刻的赵辉,在他们眼里就是赵高、李林甫那样的佞臣,这时候了,竟然还在讨好皇帝。
这么大的一个雷,劈在奉天殿上,把整个三大殿都烧了,还不是天象示警是什么?
言官们的唾沫星子已经喷到赵辉脸上了。
赵辉向前一步道:“陛下,臣可以证明,是因为奉天殿太高了,这才引来了天雷。跟陛下的德行没有任何关联。”
顺天府尹陈谔是着名的喷子,比言官还能喷,因为他声音最大。
陈谔的嗓门自带音响效果,还几乎凑在赵辉耳边,大声道:“都尉,朝堂之上,百官们都看着呢,说大话是没有用的。”
赵辉揉了揉差点震聋的耳朵。躬身道:“陛下,臣要参顺天府尹陈谔御前不恭。”
陈谔怒道:“驸马别血口喷人,我哪里不恭了?”
赵辉轻描淡写道:“你有口气。”
陈谔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,气势力减了三分——今天因为要联合许多官员一同上奏,太赶了,以至于没有刷牙,确实有可能有口气。
朱棣不耐烦道:“赵辉,别胡闹了。”
赵辉恭敬的一揖道:“请陛下拨五百工匠给我,我起一座高台,就能证明我所说的。”
有人讥讽道:“都尉起高台是要开坛作法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