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棣又传来太子朱高炽。
“恁看一看,燕京诸臣奏请惩处柳升儿子柳溥,说他宽驰无略,乃至于酿成此次大祸。”
朱高炽快速扫了一眼奏章,躬身道:“儿臣以为,燕京诸臣奏请将柳溥革职,正是恰当。”
他见朱棣脸色没变化,又大胆道:“不过柳溥毕竟是安远侯长子,还是要安抚一下柳升的。儿臣有二策,一是柳溥革职,任职事官。二是调任,回南京充锦衣卫千户。”
革职任职事官其实就是革职又没完全革职,任职事官就是你虽然革职了,但活还是接着干,看你后续表现。对于有背景的柳溥来说,那跟罚酒三杯没啥区别。
朱棣想了想,点点头,“那还是让他来南京锦衣卫吧。”
锦衣卫千户,这个职务不小,职权却可大可小,比如负责镇殿的大汉将军、力士或者经常被叫去干粗活的锦衣校尉都是锦衣卫,这些都是有职无权的岗位。当然也有权重的,比如专门监察百官的北镇抚司。
不过,总而言之,柳溥丢了兵权,对他来讲都是一种惩罚。
批复传回燕京,赵辉对柳溥打趣道:“柳大人要去南京任职,正巧某也该回南京了,不如同行如何?”
柳溥恼羞成怒,却又无法发作:“不必了,我晚上睡觉梦游,怕半夜起来把都尉打一顿。”
赵辉呵呵一笑,不与他一般见识。
手下败将而已,不值得为他耍嘴皮子。
宋礼得知赵辉要回南京,前来挽留。
“部堂不是缺钱么,才修了个内城,某回南京,把那大买卖干成了,说不定修外城的钱就有了。”赵辉笑道。
燕京的内城建于永乐年间,可外城却一直没建,一直拖到了嘉靖年间才建。
一方面是朱棣觉着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,只有自己打别人的份,哪有别人敢上门打自己的?所以再在内城外面套一圈外城墙实在没必要。二来是迁都花钱如流水,还要北征草原、南下平交趾、郑和下西洋,那花钱都是海了去了,外城墙不建还可以省一笔。
所以,宋礼听赵辉说能赚出来修外城墙的钱,十分激动,上一次这么激动还是洞房花烛那会儿。
可惜,朱棣很快又一道诏书,命宋礼南下,改任下西洋宝船的督造官。
即将六旬的宋礼没能见到紫禁城正式落成,颇有些落寞地离开了燕京。
“老大人也为紫禁城的建设做了贡献,将来史书上也会留名的。”赵辉安慰宋礼道。
宋礼洒泪离去。
燕京这边,赵辉准备的差不多了。陈忠把该做的小样都做好了,已经陆陆续续送往了南京。
赵辉也该收拾收拾,启程回南京了。
不过回去之前,他还想再见见朱瑛。
:()大明辈分我最大,我的岳父朱重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