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辉在西华门,站在城楼上,看着宫城内外遍地的工匠,如同蚂蚁一般,仿佛在修一个奇观。
工部尚书宋礼有一搭没一搭地在给他介绍各处宫殿的进度,赵辉时不时嗯一声,内心中却还在回味与朱瑛的点滴。
他们俩很奇特,只是简单见过几面,就互生情愫,一发而不可收拾。
这可能就是一见钟情。
这很难解释,可能只是一个眼神,一个照面,寥寥几句话,就会令人怦然心动,铭记于心间。
就在这时,万岁山方向的嘈杂之声越来越大,有士卒急急来报,工匠们闹事了。
事情越闹越大,在场看管的士卒只有寥寥百来人,已经弹压不住了。
宋礼急道,“坏事了,得赶紧调兵。”
赵辉往北望了望,连忙叫住宋礼,“老大人,得马上传令先关闭宫城四门和宫内各门,防止各处工匠班军串联。”
宋礼连连点头,“有道理有道理。”
宋礼暗道:“到底是带兵的,一眼就发现了关节所在。”
宫城四门一关,闹事的工匠就进不来紫禁城,事态就不至于大到无法收拾。
要是不关上,万一闹事工匠进了紫禁城放把火……那后果真是想都不敢想。
四门关闭没多久,大股作乱的工匠与班军就拥到了西华门城门前。
见城门紧闭,他们就在城下破口大骂。
宋礼头上冒汗,生平第一回遇到这种事情。
“老大人,宫城内可有兵可调?”
宋礼想了想道:“宫城内有一支山东都司派来的旗军,作为监工所用。”
赵辉喜道,“有多少人?”
“大概五百余人。”
赵辉咂了咂舌,五百人少了点,不过如果只是守这一座城门,勉勉强强够了。
“都尉要调兵?可是没有兵房的调令啊。”
北都的班军调动,跟南京一样,需要兵部的调令,北都的行部兵房就跟兵部是一样一样的。
赵辉呲牙一笑,“既然是山东都司的兵,那就好办了。”
见宋礼不解,赵辉笑道:“部堂忘了,某乃左军都督府都督。”
赵辉掏出印信关防,唰唰唰几笔就写了一封军令。
“命山东都司在京班军见令即至西华门操演。”并盖上了左军都督府都督的大印。
赵辉呲牙道:“事急从权,只能这样了。”
山东都司是左军都督府的下属机构,左军都督府虽然没有办法调兵,却有统兵权,有权对士卒进行操练。
来西华门是演习,不是布防,这很合理吧?
不多时,山东都司班军五百余人在领班军官吴大瑞的带领下来到了西华门。
此时城外已经群情汹汹,恨不得要砸门而入了。
“末将山东都司诸城千户所千户官吴大瑞拜见大都尉、部堂。”
赵辉让他免礼,“吴大瑞,”赵辉顿了顿道,“你的名字我有点耳熟。”
吴大瑞大为惊喜,上级领导的上级领导,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,那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耀,更代表着升官的机会。
“末将贱名竟然入了都督的法眼,幸甚幸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