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是忙得脚不沾地。
他要在去燕京之前,把相应的事情都安排好了,他才好安心北上。
他来到火器厂,工匠们忙得热火朝天,王振颠颠地跑来,兴奋地道:“启禀都尉,新式的碗口铳破妈什么的试样造出来了。”
赵辉呲牙一笑:“那叫碗口铳proax。”
王振学不会那两个英文单词的发音,只能鹦鹉学舌,管它们叫破妈。
明军原先有制式的碗口铳、盏口铳,看名字就知道他们的大小有区别。
这两种早期的火炮其实就是放大版的火门枪,几乎没啥技术含量,威力小,射程近,除了糊人一脸铅丸以外,攻坚能力并不强。
而赵辉期望要做的就是把戚继光发明的虎蹲炮给做出来,也就是对碗口铳加以改进,制成更合用的火炮。
两员大匠郭祥与快手王分别抬来了两门新式大炮。
郭祥持重,将旧式的碗口铳稍微放大加粗了些,长度达到了一尺三寸(约43厘米),铳口直径三寸四分(约11厘米),将铳身加了五道铁箍以增强铳身强度。
赵辉又看向快手王的设计,快手王铸的就真不能叫铳了,长度加长到四尺二寸(140厘米),口径接近七寸(17厘米多),实实在在算是一门大炮了。
两个人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方向,郭祥走的是轻便小炮的思路,主打便携,重六十多斤,能用于交趾那样的山地作战。
而快手王思路就大胆了许多,将原本的碗口铳加大又加长了,射程与威力应该都增加了。
赵辉问快手王:“试过炮没?”
快手王黑乎乎的脸露出黄色的牙齿,笑道:“炸,怎么不炸,铸了三门炸了两门。”
赵辉差点晕倒,三门炸两门还敢拿到老子面前来?
“你不怕一炮把老子给崩了?”赵辉喝道。
快手王抹了一把脸上的灰,笑道:“试炮自有小的们来,都尉不必亲自上手。”
赵辉冷哼一声:“崩不死我,试炮匠也死了不少吧?”
快手王支支吾吾,才吐露实情,试炮时,直接炸死了三个试炮匠。
赵辉在两门炮之间踱步,自言自语道:“炸膛,炸膛,一定是铁质不行,可能是混入了杂质。让我大炼钢铁?我也不会呀。”
赵辉有些自责,身为一个穿越者,除了摸鱼躺平似乎挺在行,其他啥技能都没带来,对于如何炼铁炼钢是一点概念都没有。
突然他灵光乍现,“用铜!对啊,早期的红衣大炮都用铜来铸造,稳如老狗!”
“你回去,重新铸,改用铜,铜料不够的找我,我去找工部讨要。”赵辉对快手王下令道。
赵辉又问郭祥:“这小炮试过炮没?”
郭祥脸上颇有些得色:“回都尉,造了五门,试炮七次,一门未炸。”
赵辉点点头,“好,一会带我去看看试炮。”
:()大明辈分我最大,我的岳父朱重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