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辉来到文华殿,太子与东宫几个属官正在偏殿内议事。
赵辉进了殿,忙行礼参拜。
太子虚扶道:“姑父快快请起,都是自家人了,就是找你叙叙话。”
赵辉有些受宠若惊,以前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千户,想见到太子那是天方夜谭。
辅佐太子监国的詹事蹇义给赵辉介绍道:“陛下北征大胜,已在班师的路上。但此次出征,皇上查明军中将领多有贪墨舞弊之迹,以至于员额缺损、战力大减。皇上已惩处了多名公侯武官,行在的塘报已发至京师。”
赵辉心说:“这跟我有啥关系,我现在甚至连千户都不是了。”
太子仿佛看透了赵辉的心思,解释道:“我作为太子,少不得就此事上奏,条陈自己的意见。召姑父来,就想了解一下军中的弊病。”
赵辉觉得太子想问他,估计是看中他先前是千户官,有底层管理的经验。
赵辉对于军中弊病,那还真是了解一些的。
但是明军战斗力的下滑几乎是不可逆的啊,因为经过了明初的大战过后,内地已经没有战事可以打,那各地卫所的士卒战斗力当然会下降了。
至于说大明卫所制度的弊端、土地的兼并,那都已经是植入根子里的绝症,赵辉是不愿意提出来,也不可能提的,毕竟这都是得罪人的事情。
赵辉想了想,才答道:“臣以为,我军战斗力下降,根源有二。一是训练少,二是打仗少。”
赵辉给太子及在场的几位大臣们讲了个士卒中流传的笑话。
说是有个卫指挥使领兵剿匪,结果居然反过来被土匪暴打。
正想逃跑的时候,突然天降神仙,把匪徒打得落花流水。
官军因此大胜。
指挥使连忙跪下,问神仙:“敢问上仙是哪路真神,前来搭救我等?”
那神仙说:“将军和麾下士卒对我有恩,我是来报恩的。”
指挥使一脸懵逼,自己和士卒除了会欺负百姓以外,似乎没做过什么好事。
神仙说:“我是靶子神,这么多年,你们卫所从来没射过箭,所以我特地来报恩。”
众人纷纷莞尔,但笑着笑着便笑不出来了。
太子忧心忡忡地问道:“卫所训练真的废弛如此?”
赵辉道:“京军尚时有松懈,地方的卫所,那就更不堪了。地方的卫所兵,一大半还要操持生计,或种田,或渔樵,即便有空闲,也乐于做工打杂,哪愿意练兵?”
太子痛心地点点头,这些事情他也是有所耳闻的。
老朱创下的卫所制度,开国初固然起到了推动生产力、稳定局势的作用。但国家一旦承平,卫所的士卒特别是内地的卫所兵开始民化,种地、打渔、砍柴,跟普通百姓并无不同。
他们也是人,也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啊。
都没有仗打了,那练兵当然是能躲则躲了。
兵练得少,遇到战事,那自然是打不过的了。
还有一点,其实也很要命,那就是空额。
空额原因有很多,比如士卒逃亡、军官故意放任等等。但此事说出来也解决不了,还平白得罪人,只能从长计议。
太子觉得赵辉说得很切中要害,又问他有什么对策。
赵辉便一五一十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