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是持二十杆大纛的马队、二十杆旗的旗队、长枪十杆、大刀十口以及黄红蓝白等各色的伞盖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接着又是四种颜色的扇子以及仪仗。
之后便是朱棣骑着马出场,后面跟着大队的步卒与骑兵,看架势皇帝是去打仗而不是去巡幸的。
但皇帝出行事关国家安危,像赵辉这种小官自然是无从知晓皇帝此番出行的目的。
见皇帝经过,赵辉率领所属士卒跪地山呼。
朱棣则一脸淡然地目视前方,没有低头看一眼忙活了一晚上的赵辉,更没有去关注两旁的普通士卒。
等朱棣过去后,接着又是大队的骑兵与步卒,这些人都是皇帝的护卫,如果是战时,那便是拉出去就能打的战兵。
一直走了好久,终于走完了人。
这时又有锦衣卫前来宣诏,命金川门守将御前听宣。
其实御前听宣也只是做个样子、有备无患。毕竟皇帝经过了你的地头,万一皇上有啥要问的,总得有个回话的不是?
赵辉又出了金川门,在锦衣卫的引导下,去追赶朱棣的车驾。好在大部队走不快,到了外金川门附近,銮驾就停了下来,可能是在等船渡江。
朱棣下了马,在高处望了几眼,也没说什么,只是看见一个千户服色的武官有些眼生。
见他人高马大,便让人召来。
“臣府军前卫中千户所千户官赵辉拜见皇上,吾皇万岁万万岁。”赵辉连忙行大礼参拜。
朱棣饶有兴趣地问道:“看模样恁还不到二十吧?袭职的?”
赵辉对朱棣的江淮口音不太适应,但好在还能听懂,略微组织了下语言,便躬身道:“陛下慧眼如炬,先父在安南战死,臣才袭职不久。”
朱棣让赵辉平身,见他身高八尺,容貌俊朗,朱棣笑着跟边上随行的国公服色的中年人道:“倒是长了一副威武雄壮的好模样。”
那国公服色的人,赵辉不认识,这不是他这个层级能接触得到的。
那国公也笑道:“仰赖陛下恩泽万民,我大明多的是这样的好儿郎。”
朱棣继续笑谈:“朕看倒也不是,禁军之中,如他这般高大英俊的,也是少见。”
,!
说罢还又看了赵辉一眼。
赵辉被看得心里发毛,心说堂堂明成祖,不会是有龙阳之癖吧?老子可不:()大明辈分我最大,我的岳父朱重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