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
从我来到郭老板的小店开始,一直困扰我的问题,就是“声音”。
这个声音,是特指声音播放的质量,简称“音质”。
当年我开出租车的时候,车上播放音乐的是一个千元左右的漫步者蓝牙音箱,音质非常好。
重生后,我在电视台的录音室制作母带,那些提琴、皮鼓的声音,都是最真实、最纯粹的音乐声。
灌录磁带的时候,我使用高清品质的母带,将声音转录到氧化铁的“黑带”上,音质也是很不错的。
但是郭老板店里的录音机,是一台百元以下的单卡录音机,左右两边的喇叭,谈不上任何音质,只能算是听个响罢了。
而郭老板可以将声音调大,所以这个破录音机播放的时候,已经有“破音”的现象发生了。
所谓的“破音”,就是音响跟不上音乐的品质,出现噪音、失真的现象。
我拿着郭老板的录音机仔细打量着。
这是国产第一代收录两用机,在当年算是一件小奢侈品。
但这声音的播放品质,也真是让我感到无语。
月月好奇的问道:“李顺平,你怎么了?”
我向郭老板和白月问道:“你们平时听音乐,用的都是这种东西?有没有专门的音响?”
郭老板恍然大悟:“音响?我见过那东西!两个加起来有床头柜那么大,声音听起来可好了!”
我点点头:“你怎么没弄两个过来?”
郭老板苦笑:“小李,那东西可不便宜啊。。。。。。一套音响要上千,但是光有音响还不行,还得买功放,加起来少说也得一千五。”
月月听得很惊讶:“啊,这么贵吗?”
“一千多那还是国产的。”郭老板解释道:“如果是品质好的进口音响,几千块钱也不是稀罕事。”
月月感到很惊讶,而我从这音响的价格之中,感受到诱人的商机。
音响这东西,其实成本并不高,也不存在什么技术壁垒。
决定音响品质的,第一是密封,第二是用料,第三是音频信号的解析。
密封,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密封,这一点并不难。
用料,则是最玄学的事情——有人说实木音响好,有人说复合板音响好,也有人觉得金属一体音响好。
至于音频信号解析,目前是由郭老板口中的“功放机”来解决。
我和郭老板聊了几句,告诉他如果无业青年再来闹事,就告诉我,我会给他帮忙。
郭老板感激的点点头,但是看他的眼神,估计还是信不过我。
我转头看了看白月,只见她和那个女工站在一起,手里拿着一盘磁带。
那个女工看到月月的照片被印刷在磁带的封面上,看起来很羡慕的样子。
月月将那盘磁带买下来,送给了自己的好闺蜜。
九十年代初,录音机正在快速向全国普及,为贫瘠的文化生活带来一抹亮色。
而今后的二十年,也将是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。
说来奇怪的是,真正进入信息社会之后,东方的华语乐坛,就只剩下“我们一起学猫叫”之类的口水歌了。。。。。。
我有信心让月月摆脱失踪的命运,成为万人瞩目的大明星。
至于我自己嘛,重生之后反倒没有太多野心了。
我只希望,在新的人生中不留遗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