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阜平日里就在班房里帮忙,来了之后,便问道:“先生,有什么事情要吩咐的?”
刘平看了他一眼,慢条斯理的问道:“最近事情太多,人手不够。你是当地土着,有没有什么有能力的人,举荐一两个?”
什么叫当地土着啊?
杨阜想要翻个白眼,但是忍住了。
同时他还有些欣喜,他几个朋友能力都不错,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。本来还想着找个机会推荐一二呢,没想到刘平竟然主动问了。
当下,他便说道:“先生,不瞒您说,在下还真有几个好人选。”
刘平装作期待的样子,问道:“哦?都是谁?”
“赵昂,此人精于内政且与胡人多有联系,才能更胜在下十倍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此人如今已经入仕,现在为羌道令先生若是感兴趣可以招来亲自见见。”
刘平点点头,道:“还有没有呢?”
“姜叙、姜冏两兄弟。”杨阜又道:“姜叙其人允文允武,为人四海,豪杰之士为之倾倒者,数不胜数;姜冏熟读兵书精于战阵,自幼习武弓马娴熟。此二人者,皆是一郡之秀才。”
“还有呢?”
杨阜听到这,意识到不对劲了,他一脸忐忑的看向刘平,问道:“先生,您是不是都知道了?”
刘平笑了起来,道:“也是机缘巧合而已。你的这些朋友,只要你觉得能力还不错的,都可以写信给他们,让他们过来。到时候直接去找主公即可。主公这个人独具慧眼,且有识人之能,最是懂得知人善用。只要你的朋友不是一无是处,都能在主公这里找到归属。”
杨阜闻言连忙道:“多谢先生指点!”
“行了,去把你的小伙伴们都招来吧。”
“喏!”杨阜大喜离去。
送走杨阜,刘平还没有高兴呢,就看到杨永一脸便秘了七八天一样的表情走了进来。
“怎么了这是?”刘平笑着问道。
杨永看了一眼刘平,道:“你还记得不?你之前让某跟荀兄写信给皇甫家,说要结亲的事情。”
“记得啊?怎么了?”刘平有些纳闷的问道:“皇甫家不是都跟咱们一起了,咋了?”
“是啊,皇甫家已经是咱们的同伙了。”杨永用上了‘同伙’这个词:“但是!他们当真了!昨天散了评定会之后,皇甫嶐就找上了门,问某家这事儿。”
“嘎?”刘平懵了,想了想道:“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吧?”
“啊对对对。”杨永敷衍了一句,然后问道:“那么请您告诉在下,某现在上哪找个适龄的杨家子弟跟他们联姻啊?荀兄那边倒是好解决,他反正自己家孩子都到了成亲的年龄了。跟皇甫家结亲,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某呢?某上哪儿找去啊。”
刘平看着有些激动的杨永,试探性的问道:“你就没个一儿半女的吗?”
“年龄还小。”杨永叹了一口气:“现在只能某亲自去一趟弘农了。”
杨家的大本营就在弘农。
“额你去吧,班房的事儿某先顶着。”
“你当你不应该啊。”
两人搭档了这么长的时间,早就成了朋友,因此自私下里说话也没什么太多的顾忌。
“消消气、消消气。”
毕竟是坑了人,刘平的姿态放的还是很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