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东西就是一个底座,加一个架子。架子最上面是一个滑轮组合,下面则有一个平台。平台上可以站着人或者放货物,只需从另一边拉动绳子,就可以升到高处。
极为省力。
“前段时间,咱们修补城墙。义瑾觉得让人把材料什么的搬到城墙上太麻烦了,而且效率不高。回来之后就琢磨了这么一个东西,某觉得挺好的。就让文远动手做了一个小样,你看怎么样?”
“义瑾做过测算,按照她的说法,以后再有这种需要往高处运料的工作,同样的工作量,原本需要十个人的,现在两三个人就够了。”
刘平点点头,然后问道:“承重你计算了吗?到时候用麻绳的话,麻绳的承重必须计算清楚,太重了就容易出事儿,而且这东西磨损也厉害。”
“不过,想法还是挺好的,但还需要改进。”
“不知道功曹有什么建议?”宋瑜连忙问道。
刘平想了想对田行道:“文远啊,还记得你的手摇扇子吗?”
田行闻言点点头,怎么能不记得?那可是他的得意之作之一啊。
“加上那个东西,会更好。”
“嗯?”田行愣了一下,随即道:“拉起货物的时候,滑轮转动再加上巨大的扇叶好家伙,岂不是一边干活,一边给自己扇扇子?果然好主意。”
刘平看了一眼田行,然后道:“你以后有什么小发明小创造的就自娱自乐吧?真正研究的时候,你跟人义瑾好好商量商量,别自己动脑子,多累。”
“啊?”田行不理解。
一旁的宋瑜则皱起了眉头,在思索着。
刘平一脸期待的看着宋瑜。
半晌他才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,然后顾不得刘平等人还在,着急忙慌的拿着一根笔,就在桌子上面写写画画起来。
刘平等人上前,想看看他在画什么。
看到一半的时候,刘平就知道宋瑜明白自己的意思了。
其实很简单,就是在下面再弄一个滑轮组合,这样更加省力。当然了,承重的事儿还是没有解决,这样顶多算是提高了效率。
但这事儿刘平知道急不得。眼下想要攀科技树,攀的都得是这种小技术、小创造。想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,那不现实。
能源、材料学、化学、物理等等自然科学全都要往前推进,才有可能出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,爆炸式增长。
但是想要自然科学进步,那就得有足够的人去做研究。人类历史的发展靠的永远是大多数。刘平从来不否认这个世界有天才、英雄、伟人。
但他更加坚信,普通人才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。
如何让更多的人投身到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去呢?
还是那句话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。如今刘备集团也好,大汉也好,整个世界也罢,都不具备这个经济基础。
那这事儿就急不得。
但知道了根本原因所在,就能有的放矢的去做。
刘平很清楚,他有生之年的目标,就是天下一统。如果有幸且来得及的话,那就扩大一下大汉的版图。
让江河所至,日月所照,都是汉家江山。
:()人在汉末,我堂兄是刘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