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大圣只得归依,不敢随意行事,站在宝莲台下不再多言。
却说唐长老自从赶走了行者,让八戒牵马,沙僧挑担,连同马一共四个,往西奔走不到五十里远,三藏勒住马说道:
“徒弟,自从五更时出了村舍,又被那弼马温惹得气恼,这半天又饿又渴,谁去化些斋饭来给我吃?”
八戒道:
“师父暂且请下马,等我看看有没有临近的村庄,去化斋。”
三藏听了这话,从马上滚下来。
呆子纵起身飞到云头,在半空中仔细查看,一眼望去都是山岭,别想有个人家。
八戒按下云头,对三藏道:
“确实没地方化斋,一眼望去,完全没有村庄。”
三藏道:
“既然没有化斋的地方,能取些水来解渴也行。”
八戒道:
“等我去南山涧下取些水来。”
沙僧立即取出钵盂,递给八戒,八戒托着钵盂,驾起云雾走了。
那长老坐在路旁,等了很久,不见回来,可怜口干舌燥难以忍受。
有诗为证,诗说:
保神养气谓之精,情性原来一禀形。
心乱神昏诸病作,形衰精败道元倾。
三花不就空劳碌,四大萧条枉费争。
土木无功金水绝,法身疏懒几时成!
保神养气称作精,情性原本是一种形态。
心乱神昏各种病发作,形衰精败道的根本倾斜。
三花不成就空自劳碌,四大萧条白白费力争斗。
土木没有功效金水断绝,法身懒散什么时候能成功!
沙僧在旁边,见三藏饥渴难忍,八戒又取水不来,只得安置好行囊,拴牢了白马说道:
“师父,你自在等着,等我去催水来。”
长老含着泪不说话,只是点头回应。
沙僧急忙驾起云光,也向南山去了。
那师父独自煎熬,困苦极了,正在悲伤惶恐的时候,忽然听到一声响亮,吓得长老欠身看去,原来是孙行者跪在路旁,双手捧着一个瓷杯说道:
“师父,没有老孙,你连水都不能够有啊。”
“这一杯好凉水,你先喝口水解渴,等我再去化斋。”
长老说道:
“我不喝你的水!”
“立刻渴死,我认命!”
“不要你了!你走吧!”
行者说道:
“没有我你去不了西天。”
三藏说道:
“去得了去不了,与你无关!泼猢狲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