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鲜国王李倧,在东城买了一套宅院后,便开始在大明的京师住下了。他对于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新鲜和好奇,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。这里的生活充满了乐趣,让他流连忘返,甚至有些乐不思蜀。各种新奇的玩意儿让他应接不暇,尤其是白纸坊的说书产业更是深深地吸引了他。这个地方的人们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,引人入胜。而对于他的到来,这里的人们表示出了热烈的欢迎。不出几天的时间,他就成为了两家唱歌馆和两家说书坊的头名大哥,享受着尊贵的待遇。每天晚上,当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时,李倧都会来到这些场所,坐在最显眼的上把位,静静地欣赏着台上艺人精彩绝伦的表演。他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,感受着其中的喜怒哀乐。在这里,他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满足感。朝鲜的丞相和一众官员,对于自己王上的这种表现,经常劝诫,让他要以复国为重,早日向大明借兵收复旧土。每次这个时候,李倧都会应承下来,派李廓去和大明交涉,而自己,继续流连灯红酒绿之处。兴,百姓苦。亡,百姓苦。和他们的国王相比,那些搭乘着各种交通工具,前往大明的朝鲜普通百姓日子就要惨很多了,他们中很多人在途中就已经葬身鱼腹。只有少部分活了下来,成功来到了大明的土地上。但是人生地不熟。他们只能变成乞讨者,操持着不太熟练的汉话,一路走,一路要。金民哲是一个普通的朝鲜老百姓,生活在汉城的郊外,家里有几亩地,种植一些作物,日子倒也能过的下去。清兵来了,他和他的妻子还有两个子女,搭乘着渔船跟着他们的王上开始了西逃。渔船过海,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,就连他自己都没想明白,既然都有渔船过海的勇气,为什么不和清兵干呢?也不知道是他运气好,还是老天垂怜,在海上漂了半个月后,他们踏上了大明的土地,为之而来的便是生存问题,大人可以饥一顿饱一顿,小孩子不行,没有办法,他们也跟着大部队来到了山东的一个县城里乞讨。县城里面的百姓。看着这些衣衫褴褛,又穿的和他们不一样的服饰,纷纷打听他们是哪里来的?当他们得知是因为鞑子侵略了他们才造成他们的西逃。也让不少百姓动了恻隐之心,甚至有些百姓听到他们的遭遇之后还偷偷的抹了一把眼泪。金民哲连忙跪地,请求他们施舍。然而让金民哲没有想到的是,周围的百姓一点反应都没有。啥意思?可以同情你,可以陪你哭。但是东西绝对不给,我们的皇帝陛下说了,想吃白食,永远不可能。人群慢慢的在金民哲惊愕的眼神中慢慢散去。金民哲看着自己面前的破碗里,空空如也。大明的百姓都是这么铁石心肠?这时一个穿着华丽的中年人走了过来,金民哲连忙求他赏两个钱,孩子几天没吃饭了。中年人围着他转了两圈,然后又捏了捏他手臂,点点头说道:“你能听懂我说的话吗?”金民哲点点头,中年人继续说道:“你们跟我走,我保证让你们吃饱饭。”金民哲看了妻子和已经饿晕的子女,连忙点头,“好好好,我们跟你走。”中年人领着几人去了衙门,办理了文书。就带着他们来到城外的庄园。在一望无垠的田地旁边给他们找了个原来佃户生活的茅草屋。让他们住了进去,说道:“从今天起,你们就在我这里帮我干活,每天三顿饭,干的好,还有额外的奖励。”金民哲一听,我去,这是包吃包住啊,连忙拉着妻子跪地叩首,“感谢恩人的活命之恩”中年人扶他们起来,说道:“你们先归置归置,能用的东西,你们就用,不能用的,你们就扔了。等一会儿会有人给你送饭食,明天正式上工。”过了一会儿,一个小厮提着一个筐走了过来,里面是几个番薯和一些咸菜。中年人还让下人加了两个熟鸡蛋。放到茅草屋桌子上就离开了。金民哲连忙呼喊自己的孩子,“东元,俊英,起来吃东西。”两个孩子迷糊迷糊的睁开眼,金民哲和他的妻子连忙把番薯瓣碎了一点一点喂给他们吃。两个孩子也开始慢慢咀嚼起来,不一会儿吃掉了两个番薯,这让夫妻俩松了一口气,这算是活下来。纷纷对着原来中年人离去的地方叩头。第二天,他便跟着中年人来到离他们住所不远的田地。中年人的身后还跟着几个朝鲜人,中年人对着金民哲说道:“这是你们家负责的地方,水稻会种吗?”“东家,我会,我以前也是种地的,”“好,这几亩地,你们家负责,秧苗,我都给你准备好了,等你孩子身体状况好些了,也让你妻子来帮忙,你一个人太慢了。““放心,东家,交给我吧。”中年人点点头,然后带着其他的朝鲜人,去了另外几块田地。,!中年人叫赵发才。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地主。手上有几百亩地。原来手底下有几十户佃农,现在只剩下几户走不动的,还在给他种地。其余的全去大的城市打工了。没办法,他只能把田地改种番薯,因为番薯不需要太多人管理。直到他在县城看到这一群来自朝鲜的老百姓,心思一动,便把这些全召集起来,给自己种地。而且只需要包吃住。吃的就太简单了,一些番薯和洋芋。住就是原来佃农留下的茅草屋。大量劳力的加入,再加上米价的飞涨,他便开始让这些人种稻谷。自从用了朝鲜人后,赵发才睡觉都笑醒了,如此廉价的劳动力。这一季的稻谷他应该赚多少钱。于是山东地界的地主们。纷纷的有样学样。有的直接开除自己家佃农,美其名曰:“产业优化”不止是地主。还是那些手工作坊的老板,比如榨油的,织布的。也纷纷把手伸到了这些逃难而来朝鲜人。于是大量的朝鲜老百姓,为了生存沦为了超级廉价的劳工。也是得亏,朝鲜人并不算多。而大明的手工业在崇祯十二年迎来了蓬勃的发展。所以并没有对大明的百姓产生多大的影响。劳动人民的创造性,是无限大的,各种私人水泥厂在大明各地拔地而起。但是他们不用水泥这两个字,因为害怕朝廷报复,他们沿用着三合土这个称号,就是商人们仿制的水泥,效果已经和水泥厂生产的水泥没有两样了。也归功于这个时代,没有产权保护。你弄出来的东西,大家都可以仿制,管你是私人,或者朝廷。甚至,皮鞋。番薯酿,都被民间给仿制出来,但是人家换了个名字,皮鞋叫做皮靴。番薯酿叫春风醉。唯独蜂窝煤没有人仿制,这让朱由检和周皇后等人,感到意外。这得归功于大同商会和后面的河南,山东加盟商。他们以惊人的速度把蜂窝煤推广到了全国,甚至,福建两广地带,都有蜂窝煤的出售。让其他人没有仿制的空间。山东地界使用廉价的朝鲜人种地的消息,传到了,湖广,江南,顿时让一些大地主,眼睛一亮,自从手工业兴起之后,他们便苦恼于没有劳动力的种地,原来佃农,你只要价格给的不够,立马走人,这就是有选择的好处。但是现在稻米价格这么高,这让这些人苦恼不已。于是在这些大地主的推动下,一种黑暗的产业诞生了,无数的走私船铤而走险,前往朝鲜,帮忙运回那些不想做奴才的人,甚至一些人,把目光瞄向的日本,南洋,甚至更远。东海上,几百艘海船正乘风破浪的向北驶去。郑芝豹一脸无奈的看着自己的侄子郑森。“大木。你想要闹那样,呆在泉州不好吗?非得偷偷上你三叔的船,你三叔只是运粮食而已”“三叔啊。你知道的,老是呆在一个地方,人会变笨的,三叔见谅,没得到三叔的批准就上了三叔的船。”“你啊,你啊,就是贪玩,海上可没那么好玩。回去你爹肯定把你打惨。”郑森笑嘻嘻的说道。“打就打呗,我不怕”郑芝豹无奈的摇摇头。郑森早在郑芝豹起航去占城的时候就已经上了船队,郑芝豹一直没发现。直到经过,松江府海域的时候,一艘船不小心触礁了,他这才发现,郑森在他的船队里面。他当时就想把郑森送回泉州,可架不住郑森一直哀求他,想要留在船上,想要去京师看一看。还有松江府递过来的催促文书。没办法,先去天津吧。此时的天津还叫天津卫。只是一个千人的卫所。海边有几个简易的码头。偶尔大明的水师会停靠在这里。然而这些水师的船只却是帮着那些大商人拉货的。走海运可比运河便宜多了。朱由检在坤宁宫里。听着皇后的话语眉头紧皱。皮鞋的仿制品开始在互市和其他省份流通开来,这让皮鞋店的生意少了一大截,他还收到朱纯臣和王之心的报告。说番薯酿,水泥也有仿制品。突然间朱由检想到电视上的一个词语,心说:“这不是山寨货吗。”一下就笑了。与现在的山寨货不同的是,人家的皮靴,酒水,和水泥质量也是顶好的。“陛下,你怎么还笑啊,这样下去,我们的生意还要不要做啦”周皇后一脸无奈的看着朱由检朱由检摆摆手,说道:“没事,都是小问题,都是些小生意而已,不用那么紧张。如果不能阻止,那就严加管理,”“哦,怎么管理?”“给他们发经营许可,让他们按照规定纳税。凡是仿制皮鞋,番薯酿,水泥的工厂必须让他们付一笔专利使用费。让他们知道仿制可以,但是必须给钱。费用就按照蜂窝煤的现在的加盟费来吧。”朱由检也是对这种剽窃行为深恶痛绝。但是又不能从根子上消灭这种行为,只能加强管理。“陛下,这个主意好,臣妾这就去安排,”“皇后,你安排什么。让高远去,以后这一块就划给税务稽查司管理。”“是,陛下,臣妾失态了,”朱由检对着王承恩点点头,王承恩便下去安排了。这时一个小黄门从门口走了进来,“启禀皇上,兵部来报,郑芝龙的运粮船,将在两日后到达天津卫。”朱由检立刻站起身来。“太好了,把消息传给报社,让他们加强宣传。”说完之后,他深呼吸一口气,终于来了,他们不来,自己还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他们呢。”:()只会捞钱的朱由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