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用”谢司珩哭笑不得道,“我师傅他一个人,哪吃得完,你和我妈留著吃吧。”
“那不行,去见师父怎么能空手。”阿婆快跑出西屋,拉著谢司珩说,“东西不贵,好歹是个心意,你等等我,我这就去用篮子装好。”
谢司珩口中的师傅便是他父亲生前的挚友-骆淮山,也是谢司珩的啓蒙老师。阿婆对他能在他们危难时伸出援手无甚感激,所以每回有著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要谢司珩带给他。
谢司珩拗不过她,隻能等她严严实实地把鸡蛋和牛肉装在竹篮裡,又翻出瓶烧酒,让他跨上,耽误瞭一阵,这才出瞭院子。
骆师傅傢在村尾,两间瓦房打通,前面一间开瞭杂货铺,卖些烟酒瓜果,后头一间是骆师傅的住所,也是他的工作坊。
谢司珩之前问过骆淮山,为何放著北城的优渥生活不过,要来村子裡居住。
骆淮山淡然地说,“闹市浮华,人待在那是静不下心打磨出好作品的。”
看著是为瞭避世,但谢司珩也知道,他是想离阿婆他们近些,方便帮衬。谢司珩小时候很是好奇,骆师傅这样性情寡淡,甚至称得上是孤傲的人,是如何能和自己父亲成为朋友的。而骆淮山告诉他,他初来北城,籍籍无名的三年,都是谢司珩父亲接济著他,让他无温饱之忧,能潜心作画。
“有一年寒冬,大雪纷飞,我因交不出房租,被房东赶出傢门。拖著画板,走在雪地裡,实在是落魄,正愁无路可去的时候,一抬眼就见你父亲站在街角。他缩著脖子,眉毛上落瞭一层霜,似乎等待我多时,见瞭我,什么也没说,隻是搓瞭搓冻红的脸,揽上我的肩说走啊,去我傢吃饺子去。”
“那一顿饺子的味道,我记瞭二十年。”
杂货铺灯亮著,门没关,谢司珩径直推门进去。裡间蚊香未灭,前堂没人,谢司珩看瞭眼时间,估摸骆淮山是在工作坊。
他穿过廊庭,见庭下骆淮山养瞭一缸鲤鱼,玩心起瞭,拾起脚边一块碎石,抛瞭进去。看平静的水面被激起一圈涟漪,那群红鲤受瞭惊吓,纷纷埋头游荡,脸上顿起瞭笑意。
笑意还未敛去,猛地瞧见骆淮山从门内走出。一时有点心虚,像儿时恶作剧被他发现般,摸瞭摸鼻尖,轻唤道,“师傅。”
骆淮山显然是看到他的举动,两手一背,说,“这么大人瞭,还和小孩子一样。”
“我就是逗逗他们。”谢司珩矢口寻著理由。
谢司珩小时候父亲做生意忙,陪他的日子不算多,而骆淮山既是他师傅,又担当瞭他半个父亲的角色。所以谢司珩对骆淮山的感情是敬中又带著点怕。
骆淮山端倪他一阵,招手说,“进来吧。”
谢司珩跟在他身后,走进工作坊,把挎起的篮子摆在门边一角。
“我阿婆让我给你带点好酒好肉,师傅,你等会记得放冰箱。”
“好,替我谢谢你阿婆。”骆淮山说著,招呼他坐下,给他倒瞭杯茶。
骆淮山年近五十,蓄胡,发短,常穿一套暗色中山装配黑色佈鞋,所以看上去就比真实年纪显得老沉许多。
他生活简朴,除瞭一日三餐外,没有过多物欲。爱好也少,看书写字,作画雕刻,偶尔喝酒,从不抽烟。
他孑然一身到如今,没有成婚,也没有什么朋友。谢司珩父亲去瞭后,人愈发沉默寡言,仿佛和这古旧的瓦房融为瞭一体。
隻有在谢司珩到来时,他才难得一见的会多说几句。
工作坊收拾得当,后面一排架子上堆放开陶土烧制的杯碗碟盆,有些已经上瞭色,有些还放在那等晾干。
骆淮山那年掏空瞭积蓄买下谢司珩他们傢老宅后,便突然封笔不再作画,如今靠经营杂货铺,和做些零散的碗碟,刻章来变卖过活,收入充其量,算勉强糊口。
谢司珩问过他封笔的缘由,骆淮山闭口不谈,谢司珩随即也不好追问太深。
他来前,骆淮山正在忙著。
谢司珩喝茶间,瞥见他桌上放著个紫檀木盒,盒口敞开,露出一截成色通透的玉石,于是问,“师傅,这是田黄石?”
“嗯,你眼光还是不错。”骆淮山也不避著他,直接取出石块,托在手心说,“这石头是一个人托人送来的,想让我制成章,作送人的礼物用。”
“上好的田黄石,用来制章怕是浪费瞭吧。”
“石头再好,也是石头而已。”骆淮山说,“那人是要送给他未来妻子的,所以刻章的意义不在于石头本身,而在于要留存下的东西。刻石也是时刻,时刻珍贵,时刻才需要得被留下。”
中文博大精深,谢司珩细抿过后才懂得骆淮山这话的意思。
无论是随处可见的碎石,还是价值练成的玉石,在骆淮山眼裡都是一样。价值是世人赋予他们的,而他们本身并不特殊,隻因为承载和寄托的情怀是独一无二的,才让这石头有瞭超出价值的意义。
谢司珩静静看著骆淮山把田黄石装进檀盒中,忽然想起一事,摸出口袋裡的那块绿翡翠,摆到骆淮山跟前说。
“师傅,你看看我这石料,该怎么下笔?”
谢司珩的玉雕手艺是跟著骆淮山学的,前些天刀疤男把那座掺瞭假的翡翠原石送到他那儿,谢司珩切割下一小块,才发现这假翡翠的硬度比他预想的还要脆。
他试著换瞭刻刀,可无论从哪个角度下刀,轻微一笔,那翡翠受不瞭力,就从中间裂开细纹。
谢司珩此次回傢,特意把绿石带瞭回来,也是希望找骆淮山出出主意,好让他能赶在一个月之内完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