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就这么一个俊秀人物,说到读书作诗,那就是一个头两个大了。
而且这位琏二爷于科举一路上并不热衷,虽然也一直在家学就读,但也不过只是应了个名儿,并没有认真读过什么书。
好在这次林姑父的题目也并不难。
他家里那位赦老爷,虽然严厉,但是偶尔也要搞些风雅的玩意儿,叫门客子侄们乐一乐,充充场面。
贾琏作为贾赦的嫡子,自小儿就逃不掉他老子的荼毒,所以这种场合他也并不是毫无经验。
加上自打从他上学,就更多地跟二房他二叔贾政还有堂兄贾珠混。这两位都是喜欢读书的,也时不时地搞些诗会什么的,正所谓“没有吃过猪肉,也见过猪跑”,所以贾琏抓耳挠腮了一会儿之后,总算是勉强得了一首。
只是他平素根本没有什么高雅爱好,喜欢的也都是些男女私情那点儿事儿。
又兼他成亲在即,不免春心萌动,诗为心声,多少也流露了些出来,写得这一首诗虽表面赞叹春光,但细读之下基本算是春日情诗。
虽然没有春宵一刻值千金那么直白,但是要说多风雅婉约,那也绝对没有那个水平。
林如海看着贾琏这诗,只觉如芒在背,如鲠在喉,好在他素来涵养甚好,居然也做到了面不改色,只勉强点评了两句“用词工整”、“字迹清秀”就完事儿了。
紧跟着第二个是贾蓉的。
这位蓉大爷是东府里贾珍的独子,今年也有十三四岁,也是该要议亲的时候了。
比之贾琏,他文采辞藻乃至立意都又次了一等,愈发往浓词艳曲方向歪了过去。
不过人家东府毕竟跟荣国府相比又隔了一层,不好弄得太难看,林如海端详半晌,也好歹找了两个优点说了说,算做点评了。
第三个贾蔷。
这位也是宁府的正派玄孙,年纪比贾蓉还小两岁,却跟他最为要好,听说也是每日里斗鸡走狗,不学无术的。
叫这位爷作诗,不过就是虚应故事,根本没法儿看。这下子林如海就算是想要找个优点,都找不出来了。
好在跟着就是贾珠的作品了。
林如海看着那隽秀潇洒的字迹,心中就先有了些好感。
再看诗的内容,不由得连声赞叹“好诗!好诗!”
他一边儿捻须赞叹,一边儿将贾珠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