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贺撑着寺庙的栏杆,吹着江风,只觉一身清爽,来到大明朝,虽然没有手机和外卖,可风景环境却是一等一的好,大脑昏沉的时候来吹吹风,人都变清爽了。
“柳兄,我等正欲赋诗一首,柳兄可有诗作与我等共赏?”
柳贺:“……”
他很想吐槽,爬山就爬山,为什么连爬山也要作诗啊!
他最不擅长的就是作诗了!
可汤运凤几人却已开始吟诵了,甚至有人带了笔墨过来,一人吟一句,就有一人将该句默下,一捧一和煞有介事。
柳贺在一旁静静围观。
“柳兄,只差你一人了。”汤运凤提醒道,“我也知柳兄你不擅诗,可既来了一趟,作上一首也无伤大雅。”
“噗。”汤运凤话还未说完,只听对面传来一阵嗤笑声。
“丹徒县虽为附郭县,可县中诸生科举一途却不如金坛与丹阳,可笑士子只知吟诗作对,可这诗嘛,依我看倒也不怎么样。”
“石兄倒也不必这么说。”
“杨兄莫要谦虚,你十岁便能作诗,倒是比他们还强一些呢!”
石姓书生话语中连讥带讽,丝毫不掩饰对众人的鄙视,他这话一出,包括柳贺在内都是怒了。
“何人在此大放厥词?”
“在下石景江,乃是句容士子,话是我说的,你们又如何?”
石景江与杨越都是句容的士子,两人游历焦山时恰听得几位府城士子在此作诗,若未听到倒也罢,一听几人所作的诗,石景江与杨越二人均是无言。
这诗作得毫无美感,焦山的风景似都被毁了!
“你二人倒是作一首来,容我等一观!”
石景江与杨越当即作了诗,二人能出声嘲讽众人,自然是有底气在的,论秀丽隽永,二人所作之诗的确胜过汤运凤几人。
几人搜肠刮肚,却无法想出胜过石杨二人的诗篇,此刻不禁有些懊恼。
“柳兄不是还有一篇未作吗?”这时田志成出声提醒道。
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