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就更别提了。
霍光不在乎科举制,也不在乎地方官制,但三省六部制和输籍定样,却都明晃晃地触犯到了他的利益,所以,无论是哪个霍光,都不可能轻易答应。
东汉往后就更不可能。
从东汉到南北朝,掌权的就是世家大族,他们怎么可能自找麻烦?!
偶尔有那出身低微的草根皇帝,也不得不受到门阀的掣肘,隋文帝的经历给了所有人很好的示范,南方世家的造反,也直接昭示了推行这些政策的后果,因此,如果没有应对后续叛乱的信心,就还是别搞事情比较好。
这么想着,大部分皇帝都选择了从心,嗯,但他们本人却将这叫做徐徐图之。
……
“李渊?!”
杨坚心头浮现出杀意,“果然是他!”
“这、怎么会……?”独孤皇后愣住了。
李渊可是她的亲外甥啊,对方幼年就失去了父母,她还曾经将对方接入宫中小住过呢!
“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!”
杨坚也想到了这些,心中顿时更恨了,当即便派人去包围了唐国公府,随即又道,“刚好,待会儿宴席开始,大臣们都该来了,也省得回头再召开朝议。”
他要杀鸡儆猴!
弹幕透露出了一个很不妙的信息,大隋很可能和秦朝一样,都是二世而亡,这个消息传播出去,难免会造成人心浮动,越是这种时候,就越要快刀斩乱麻。
但与此同时,杨坚心里面也是有些疑惑。沿着他的执政理念,继续跟门阀作对,见地伐有那么大的胆子吗?!
一直以来,他之所以会犹豫要不要废了对方,就是因为对方的性格太任懦了!
结果……
这到底是对方装的好,还是隋炀帝另有其人?!
事实上,这也是杨坚在择储之时,最犹豫的地方。
他不是不知道门阀对自己恨得咬牙切齿,也不是不知道他们做梦都想废掉这些制度,正是因为担心太子杨勇扛不住压力,给自己来个人亡政息,他才逐渐产生了废太子的念头,皇后的怂恿,只占一小部分原因,话又说回来,皇后之所以不喜欢太子,归根结底,也是因为对方的性格和一贯作风,这两者是一个问题。
而对方会想让次子杨广上位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也是因为觉得杨广坚毅果敢,能将这些制度继续贯彻下去。
但杨坚本人却还并未下定决心。
选杨勇还是选杨广,这几乎就代表了隋朝未来的两种发展方向。
杨勇上位,最好的结果就是维持现状不变,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