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如玉忍住笑,也理解他们的爱女之心。也不好让曹刺史再被夫人责怪。她岔开话题,说明来意:“巧了,大人,我这次来,正是为修路的事。”曹夫人瞪曹刺史一眼,赶紧说:“王妃赶紧坐,我去备茶。”她走了,曹刺史更有点不好意思:“王妃见笑了。”“没什么,曹刺史爱女之心,我能理解。”颜如玉把计划书递过去。曹刺史看她的字虽然还不太习惯,但也能认出念什么。他寻思着,王妃聪慧,字儿居然也能写得少胳膊缺腿,而且吧,这字迹实在不敢恭维。曹刺史当年也是科举进士出身,写得一手好字,基本功相当扎实,每每看到颜如玉的字,就感慨一番老天在某些方面也是公平的。起初他的心思还有点乱,还在琢磨字,越往后看,神情越专注,根本不在乎字了。计划书并不长,一共也就不到三页,他来来回回看了三次。“王妃,这是……真的?修这条路,不出一个月就能修好?”“正是,”颜如玉点头,“按计划书走,按我写的准备人手、工具,就能按计划完成。”“先从正城门外的那条路修起,先修百十里,让附近村子的百姓进城方便,看看成效,再安排其它城门。”曹刺史激动不已:“王妃真是帮了下官的大忙,下官已经安排好人手,天气暖了,正准备开工,您这份计划书来得像及时雨。”说罢,又有些羞愧:“不过,当初说好的,修路的费用是下官出……”“大人若想出,依旧可以出,我会拉个材料明细,或者到时候西城修建完成,做些亮化工程的时候,大人可以出钱。”“亮化?”曹刺史疑惑。“那个等建成再说,到时候大人一看便知,”颜如玉解释,“无论是修路,还是与新西城有关,都是流名的好事,大人可自行选择。”颜如玉考虑到,曹刺史是官,功与名,向来是连在一起,名声对他们来说,非常重要。哪怕不是为了朝廷奖赏,不为升官,也图一图百姓的口碑。修桥补路,本就是功在千秋的事。“无论是修路还是亮化,下官都愿意出钱。”颜如玉也不和他争:“行,那回头拉清单给大人,大人若同意,就按照我上面写的,准备人手,另外,再派一队人,改装工具,让这队人去衙门的练武场。”“好,好,”曹刺史连声答应,“不过,王妃,这些人得从百姓中挑了,衙门里的人实在是……”“当然,大人,做为一个好官,不是只一心为百姓百事,拼死累活为他们干什么,还要让他们知道,你为什么这么干,要让他们参与其中,参与感,很重要。”“不然他们就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讨论,用起来的时候也不知道珍惜。”曹刺史一愣,恍然大悟,起身对颜如玉深施一礼:“多谢王妃教诲。”他这才明白,颜如玉在西城改造中,几次提到让他多多用百姓的真正原因。原以为是衙役真的不够用,起初还有点担心,百姓不懂,不像衙役那么有规矩性,但事实证明,百姓们热情高涨,好多闲散的人都去卖力气干活,周围店铺的生意也迅速变好,幽城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。如今经颜如玉一说,简直是茅塞顿开,这才真正理解颜如玉的良苦用心。他亲自送颜如玉出门,颜如玉问道:“曹小姐要回申城去了?”“是,也的确在家里太久了,亲家还没有见过小孙子,”曹刺史有些羞愧。“怎么没说呢?若知曹小姐要走,我也好准备点送行礼。”曹刺史忙摆手:“王妃可千万不要客气,没跟您说,实在就是怕让您破费,说起来脸红,已经从您这里拿过不少东西了。”颜如玉浅笑:“大人客气了,曹小姐与我投缘,我愿意送,若不被我:()新婚夜,她带着药房武器库去流放